我的第一课|从三尺讲台到教育“田野” 扛起教
更新时间:2024-09-11
央广网武汉9月10日消息(记者张卓 见习记者邓子依)“那时候的我,站在讲台上,面对着几十双求知若渴的眼睛,心中既激动又紧张,心里就一个念头,要让这些乡镇的孩子们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回忆起自己的第一课,雷万鹏仿佛回到了几十年前,眼中闪烁着初为人师的光芒。
在华中师范大学的校园里,雷万鹏教授的名字几乎与乡村教育、教育公平等关键词紧密相连。9月10日,教师节当天,记者见到雷万鹏教授时,有着近三十载教龄的他刚刚领取了学校为其颁发的荣誉证书,正计划着下午给学生们辅导论文。
时光回溯至1992年,那时的雷万鹏刚从大学本科毕业,满怀激情与理想踏入了仙桃市杨林尾镇开启了为期一年的社会实践。他回忆道,“那一年里,我不仅在乡村做老师,也在社会实践调研中首次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乡村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从田间地头到农户家中,从乡镇企业到乡村学校,他深入了解了乡村的经济、社会及教育现状。“原来都是在大学里学理论,但当我真正走进乡村,看到他们求知若渴的眼睛,听到他们关于未来的憧憬,我才深刻体会到教育的意义远不止于知识的传授。”雷万鹏感慨道,只有到真实的“田野”里,才能真正解决现实的问题。
“乡村的教育有很多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不是我们坐在校园里看一本书,看几篇论文就可以知道应该怎么做的,需要去现场关注学生,了解教师诉求,了解当地的教育应该怎么样发展才合理。”
在过去的28年里,雷万鹏的足迹遍及200多个县市区、2000多所学校,公开发表了100多篇学术论文,先后荣获14个省部级科研和教学成果奖……
基于丰富的调研数据,他向各级政府提供了近百份咨询报告,推动了涉及留守流动儿童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乡村小规模学校等方面的一系列政策出台。
用雷万鹏自己的话来说,“追求学问需既顶天又立地,顶天即矢志攀登学术之高峰,立地则意味着要切实解决我们国家的实际问题。”
经过数年的积累与沉淀,雷万鹏逐渐成长为教育领域的佼佼者。在雷万鹏的课堂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被展现得淋漓尽致。他善于将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与乡村教育的实际案例相结合,引导学生们深入思考教育问题的本质与解决之道。同时,他还鼓励学生走出校园,深入乡村进行调研和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多方面的本领。
2005年,雷万鹏在湖北省英山县陈岩村调研时,认识了一人独守乡村教学点的吴永蓉老师。吴老师为人善良,朴实而坚韧,长期扎根乡村,在她的培育下不少学子走出大山,步入高等学府。
雷万鹏深知,陈岩村教学点不仅是研究乡村教育的生动案例,更是培养学生教育情怀的宝贵教材。“有好老师的坚守,有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有家长的支持,再加上教育资源支持,哪怕是偏远乡村也可以发展好教育。”
自此,他每年都会带领学生来到陈岩村调研并帮扶,这一行动一持续,就是19年。
雷万鹏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不仅体现在课堂上,更体现在他对的深切关怀上。多年来,他始终关注农村教育发展、农民工子女教育、留守儿童教育、城乡教育公平等议题。在他看来,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更是促进社会公平、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我们不能忽视那些在偏远地区默默坚守的教师,虽然条件艰苦,但他们对教育的热爱和执着却让我深感敬佩。”
在雷万鹏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关注教育公平、家庭教育并积极参与到各种公益助学中去,截至目前,超过600名研究生自发加入了“华教学堂”爱心助学团,线上帮扶偏远地区的贫困儿童,覆盖我国中西部地区的9省18市。
询问起这些同学的初心时,他们都不约而同提到,雷万鹏在一次开学典礼上的演说,“教育是美好生活的核心引擎,也是完善自我的生命历程。中国教育之振兴,中国教育之发展,我们不担当谁来担当?”
在华中师范大学的校园里,雷万鹏教授的名字几乎与乡村教育、教育公平等关键词紧密相连。9月10日,教师节当天,记者见到雷万鹏教授时,有着近三十载教龄的他刚刚领取了学校为其颁发的荣誉证书,正计划着下午给学生们辅导论文。
上一篇:全部导航
下一篇: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